《道德经》:人这一生,渡你的只有两个人
《道德经·第二十七章》中讲:“善人者不善人之师,不善者善人之资。”
爱你的人,如同良师益友,给予你关心与温情;而那些伤害你的人,则是砥砺你的磨刀石,让你在经历中成长与坚强。
然而,无论是善是恶,他们都是来渡你的人。
01
对你好的人,是来渡你的
《道德经》有云:“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。”
水能载舟,亦能润物;人能利他,亦能渡人。
那些真心待你的人,不用说华丽的辞藻,只默默行动;他们不会无原则地宠溺,却能始终给予宽容。
曾有一位修道者,在山林中的小屋潜修。
一日黄昏,他散步返回,目睹自家小屋遭窃。
窃贼未寻得任何值钱之物,正想离开,却不期而遇静候门外的修道者。
窃贼惊愕无比,修道者却将自己的外衣递给他,说:“陋室空空,夜幕降临,这件衣服权作保暖之用。”
窃贼羞愧地离去,修道者叹息:“但愿我能赠他明月,照亮他归途。”
第二天,修道者出门,惊喜地发现,那件外衣被叠得井井有条,置于门外。
他欣然道:“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。”
每个人都渴望世界的温柔相待,对于那些给予你温暖的人,应当珍惜。
并非所有人都有耐心等待你解冻心结,爱需要回应,也需要传承。
那些对你好的人,是为了引导你,帮你渡过难关,引你走向正途。
若你遇到这样的人,请接纳这轮明月,不负其深情期待。
02
伤害你的人,是来渡你的
《道德经》第五十八章讲:“祸兮福之所倚,福兮祸之所伏。”
有个故事,讲述一条鱼困在湖边泥坑中。
它向过路人求助,期望得到一些水以维持生命。
过路人却不愿意伸出援手,只空谈要挖渠道来救它。
鱼无奈地讽刺:“连一桶水都不愿给,还能指望什么呢?”
于是,鱼不再依赖他人,而是奋力向水源移动,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成功返回湖泊。
如果过路人当时施以援手,鱼或许就失去了自救的勇气。
如果鱼看到了依赖的希望,那可能最终会变为绝望的干涸。
不要依赖他人的施舍,也不要对他人的帮助抱有过高期望。
那些为你添彩的人,也可能在关键时刻弃你而去;更不用说那些本就对你怀有敌意的人,更可能会趁机报复。
但正是那些将你置于困境的人,教会了你逆境中的坚韧;那些辜负你信任的人,教会了你分辨是非。
一帆风顺的人生难以成就大业,谁的人生没有遇到过几个糟糕的人。
也要感激那些伤害过你的人,没有他们,你可能永远不会知道自己有多么强大。
“水不渡人,人自渡之。”古人常用渡河来比喻人生,渡人的不是水,而是自己。
河流有顺逆之分,人生有善恶之缘;但船在你的脚下,桨在你的手中,是勇往直前还是退缩不前,全凭自己如何驾驭!